电话

王晓晖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23-11-28 点击次数:1853


 

  11月28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切实把先进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千万工程”是一项重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锲而不舍深入推进、与时俱进迭代升级、内涵范围不断拓展,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壮大了万千乡村产业,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走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径,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力。针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明确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原则要求、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着力重点,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对四川“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对我省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给予有力指导。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是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的细化实化具体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助力美丽四川建设的生态工程、促进共同富裕的民心工程,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省上下要真正把“千万工程”经验领会好运用好,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抓好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加快建设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三农”更大贡献。

  王晓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要把握其活的灵魂和精髓,并贯穿到我省具体实践中。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定力,坚持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既集中力量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取得可感可及的具体成效,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搞“形象工程”,避免折腾“翻烧饼”。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几件农民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事情,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变化,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方法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注重体现乡土味道、自身特色,不追求整齐划一,更防止千篇一律,让万千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务实作风,坚持大兴调查研究、聚焦解决问题,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研究新情况、推出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以解决问题的实效促进工作质效不断提升。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鲜明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建强基层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王晓晖指出,推进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四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结合实际作出了安排部署,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盯重点求突破、锚定目标抓落实,加快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完善、富有特色的四川现代化乡村。要着眼建设“宜居”乡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做到优质、均衡、集约、高效,不断提升可及性、便利度和群众获得感。要着眼建设“宜业”乡村,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体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着眼建设“和美”乡村,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保护乡土特色,打造具有巴蜀韵味、彰显各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王晓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实施、务实有力推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统筹好建设时序和空间分布,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要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要注重凝聚力量和示范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发挥示范作用,尊重基层探索、鼓励基层创新,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下一篇: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四川将每年培育1000个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