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加快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农业科技短板、推进农业农村...
在1月15日举行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3个市和3个县(区)针对“三农”工作不同的侧重点作了交流发言,为各地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经验借鉴。●泸州市关键词:粮食安全经验做法:将粮食播种面积、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县、乡镇,落实到户到田,同步配套保障措施,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全市粮食播面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同时,针对性出台耕地保护“九条措施”,恢复补充耕地8.1万亩,腾退低质低效经果地2.5万亩用...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作为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如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1月15日,在成都举行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提升监测帮扶效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守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数据显示,过渡期以来,四川脱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12.52万户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保障”和饮水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如何抓好“三农”工作以稳住“压舱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本盘?1月15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明确提出要着重从聚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水平、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找准方向、力求突破,力争每一年都能看到新变化新进展。形势“三农”发展呈现许多新趋势新特征2025年,四川“三农”工作面临什么样的形...
王晓晖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以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施小琳主持第一次会议于立军作工作部署1月15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
12月27日,全省“三农”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召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小春粮油生产、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工就业等重点工作。副省长胡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三农”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推动“三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会议强调,要围绕灌区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建...
11月6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
(1)优保障。建立“州统筹、县主体、村实施”工作机制,将“双百工程”纳入财政优先保障对象,先后整合衔接资金、援建资金及涉农资金20余亿元,建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示范村、精品村200个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4个。(2)育产业。坚持“产村相融、业兴村美”,因地制宜发展牦牛、藏猪、藏鸡和苹果、葡萄、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每个示范村、精品村培育1个特色主导增收产业,引导30家企业、14家园区...
1.聚焦产业发展。推进稻虾综合种养、高效笋用竹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错位布局桃、李等经果林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连片成带。邀请专家培训指导,培育稻虾综合种养大户99户,家庭农场、主题农庄21家,带动近120户农户年户均增收9000余元。2.聚焦优化环境。开展“十乱”治理,聚焦路域环境、沟渠塘坝等六方面开展清理。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独具特色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统筹布局农村聚居点,已...
10月28日至29日,乐山市以“现场调研+工作会议”形式,召开2024年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奔跑实干、奋勇争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现场调研阶段,前往各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实地察看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发展、三产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