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 | 张红宇、周二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时间:2023-11-22 点击次数:1393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开启了新时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乡村将是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

  从“富丽乡村”“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表述显示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深刻表明中国对乡村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标志着中国乡村建设阶段的历史性转变,致力于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方位提升和进步。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科学把握,也反映了亿万农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期盼。总体来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前进方向已经明确,基本政策体系已经构建,下一步关键是如何锚定目标、抓住关键,细化“路线图”“施工图”,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重点关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四方面问题:第二部分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基础,重点论述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并联式”推进;第三部分聚焦“宜业”,即乡村发展,重点是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第四部分聚焦“宜居”,即乡村建设,重点是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乡村建设;第五部分聚焦“和美”,即乡村治理,重点是以优秀乡村文化为魂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二、现实基础: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能就乡村谈乡村,需要跳出乡村抓乡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前提。

  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和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思雨,2022)。其一,从全球经验看,城乡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由不发达向发达跨越的共同路径,然而,这种均衡发展一般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从整体到局部或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实践证明,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是均衡发展的黄金法则。其二,省域市域太大,乡镇范围又太小,在一个县域范围内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操作性更强,风险也更为可控,成本相对更低。同时,中国县级行政区划一直比较稳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县一级的行政架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比较成熟。其三,如果能够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建设统筹等,做到城市和农村无差别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就能够实现。县域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市域就没有问题;市域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整个省域范围就没有问题;推而广之,全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就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方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势必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要加快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破除户籍、土地、社区治理等制度性障碍,让有意愿的农村人口能够便捷融入城市生活。

  二是坚持分类推进。对于大城市周边的县城,要加快发展,发挥其与邻近大城市在交通、功能、产业等互补配套优势。引导具有较好产业条件的县城,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到“一县一业”,成为专业功能县城。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对于人口流失县城,要引导其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重点是兜住民生底线,稳住基本盘,争取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坚持城乡一体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在规划建设上做到城乡一体、“无差别化”布局。换言之,不能因为属于城市就多投入、属于农村就少投入,而是根据人口规模、县域布局、发展需求等规划建设。其一,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其二,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其三,城乡一体提升人居环境。

  “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农业农村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同理,在“四化同步”进程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定要同步发展、“并联式”推进;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以县城为载体作为突破口的基础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也要“并联式”推进,补短板、填洼地,在县域范围内实现规划统筹、布局统筹、建设统筹、运行管护统筹,方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县域层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城经济活跃,将为县域范围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聚焦“宜业”:加强促进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

  产业兴旺是当前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进一步夯实产业振兴根基。

  一是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张红宇,2023a)。中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0.65万亿千克以上,但大豆、油料等自给率还是偏低,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危机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张红宇,2023b)。虽然中国人口增长率由正转负,由此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正在减缓,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长性需求、转变性需求、安全性需求还在增加。保生存、保发展、保安全,不仅要满足粮食的消费需求,还要满足储备需求,做到产得出、囤得住、供得上。

  二是加快填补农产品加工业“洼地”。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虽然进步明显,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3∶1至4∶1的水平,需要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其一,延长产业链。其二,提升价值链。其三,保障供给链。其四,完善利益链。

  三是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前景广阔,是拓展农业多元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典型表现,是农村兴起的新产业新业态(陈晓华和白锋哲,2020)。从农家乐到民宿产业,再发展到观光休闲旅游产业,不光追求有吃的有看的有玩的,更要追求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五觉”提升:视觉要动人,味觉要新鲜,听觉要悦耳,嗅觉要馨香,触觉要难忘。

  四是持续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富民特色产业之所以如此重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察:其一,它们可以解决就业,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充分就业的作用明显,特别是由产业发展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人就业,全家增收”,这有助于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其二,它们可以增加收入,最大限度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使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从长远发展来看,小麦、玉米等土地密集型产业随着规模扩大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将逐步减少劳动力依赖;而茶叶、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规模扩大,将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其三,它们可以让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从而跟上一般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实现共同富裕不掉队。

  五是深挖数字经济应用潜力。经过多年努力,数字技术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型要素资源。数字农业作为乡村产业“升级版”的显著标志,需要在生产端和流通端同时发力。

  总之,立足于中国资源禀赋,方能明晰中国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从历史看,要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基础上发展乡村产业。从现实看,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富民特色产业。从未来看,要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聚焦“宜居”: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势必会带来或加速以下变化:其一,村庄空心化、凋敝化、老龄化。其二,村庄数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其三,乡村生产生活统一性大大弱化。推进乡村建设只有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做到科学有序推进、避免造成浪费。

  一是把乡村规划摆在重要位置。顺应乡村演变趋势,着眼于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的乡村变化,统筹县域范围内村落位序、分布格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对于哪些村要做大、哪些村要保留、哪些村将消失,做到心中有数。坚持久久为功推进,不能急功近利、贪大求快,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二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农村水、电、路、信等大件要件基本具备。但总体上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把握乡村发展规律,要优先建设规划保留村,重点组织实施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等。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引导各地以清单形式明确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方式、管护经费来源等。

  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而且不少人还是“未富先老”。针对这一趋势,中国必须有所准备,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四是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协调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充分考虑建设和运维成本,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能“贪大求洋”。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结合农业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推动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

  乡村建设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需要更好地理解把握中国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而不能人为扭曲甚至颠覆发展规律。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体来说,关键是编制好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来说,重要的是补短板、提质量,使其持续发挥作用;对于农村公共服务来说,重要的是通过县城使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特别是养老资源等便捷下乡,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于人居环境来说,重要的是让乡村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总体上逐步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五、聚焦“和美”:以优秀乡村文化为魂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更要重“里子”。这个“里子”就体现在“和美”上,更好地承载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农耕文化密码,不断改进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一是传承发展乡村优秀文化。要让有形和无形的乡村文化都留得住。一方面,对于具有农耕特性、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要进一步充分挖掘,加大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既要确保始终有本村村民居住活动,又要让他们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获得发展红利,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最好见证,要让这些活态的乡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对于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戏曲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下大力气挖掘,持续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要素、生活场景的连接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各地有不同风俗是现代文明社会包容性的体现,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的要发扬光大,不好的则要抛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区分什么是传统礼俗、什么是陈规陋习,用通俗易懂、基层群众易接受的方式普及宣传教育,让基层群众明白什么是要提倡的、什么是不鼓励的。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要多措并举,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振兴持续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特别是让青少年了解、喜欢和享受中国传统节日。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大多生于斯长于斯,熟人社会特征十分明显。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这方面如果做好了就有了乡村治理基础。要推进“乡村治理”向“乡村文化治理”转变,注入“和”文化,通过乡村文化进行社会教化,实现乡村善治。更好发挥“和”文化和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六、结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仅要看乡村建设得好不好、环境美不美,还要看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农民口袋里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乡村社会风气好不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最佳实践载体,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要抓住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个基础,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并联式”发展。要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富民产业,深挖数字经济和旅游休闲产业潜力,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乡村建设,发挥乡村规划的引领性作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要以优秀乡村文化为魂,在“和”字上下功夫,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上一篇: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意见

下一篇: 如何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都将有这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