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做强产业园区,必须坚定不移以提升发展质效为主攻方向。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统揽,突出“农”“高”“科”特色立园,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地标产业,全力发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物技术、花卉园艺、农文旅融合产业,聚集了现代种业创新中心、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中农润泽、三邑园林等一批重点企业,发展质效持续彰显。
答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突出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全力夯实农业发展科技支撑,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加快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建设成为“天府粮仓”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国家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区,为温江加快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
作为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据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顾晗介绍,园区坚持特色立园,以科技创新、应用转化、示范推广为主线,全力发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物技术、花卉园艺、农文旅融合产业,全力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
当前,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聚焦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行动,打造“镇园之宝”,培育“有根企业”,提升园区产业能级,激发园区澎湃动能。
红香糯是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川农牛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共同选育的杂交糯稻新品种。“今年全新升级的糯米酒正在量产,红香糯米花糖、米粉等系列产品将在年底前陆续上市。”今年10月以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总监高攀忙着与绿色食品企业对接开发相关产品,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近年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川农牛”IP,建立了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体系,已孵化农业科创企业上百家,培养农业科创人才上千人,推动研发成果转化60余项。
当前,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积极筹建成都国家农科园产业联合会,搭建校院企地科技成果协同创新转化平台,构建“研发在温江、销售在成都、转化在西南”的农业发展格局。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集创新、中试、熟化、转化、产业等功能于一体,聚焦种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打造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建成后将助力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科技带动能力,加快打造“天府粮仓”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明确主导产业,以特色立园,旨在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发展的方向感,提升园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围绕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更新园区机会清单,策划包装一批转化价值高的项目,招引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资大、场景美的标杆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以农带工、以工促农”的产业协同,逐步实现农业科技和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的在地化联动发展,不断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洼地”
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逐一编制任务书、时间表、路径图,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满园”,不仅要实现空间和数量上的满园,也要实现企业的满产达效、高质量发展。此前投运的成都农高创新中心一期,已签约入驻四川种业集团、四川卓豪等农业科技型企业28家。
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持续做优产业链,加快实现“企业满园”,积极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要素、拓展企业商品销售渠道,助力入驻企业实现满产达效。
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尺度、速度、温度、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种植产业链全程解决方案及综合配套服务”,通过“农业+”多点融合模式呈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9月以来,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坚持分级分类走访服务企业,“面对面”倾听诉求建议,“一对一”宣讲惠企政策,“点对点”解决困难问题,走访园区企业100余家次,收集问题诉求82个、100%办结。
要实现“立园满园”,就要让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将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深化‘园区吹哨、部门(镇街)报到’,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为企业提供舒心的发展环境。接下来,还将加快建设成都市乡村振兴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做深做细人才创业服务,持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构建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打造形成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洼地”。
上一篇: 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联合指导的2024年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CEO浙江专题培训顺利举办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
下一篇: 没有了